中文版|English

新闻中心

以人为本

您的位置:首页--集团新闻--以人为本

[危化知识]清华爆炸真相,这些危险化学品知识一定要知道

来源:新材料在线整理    时间:2015-12-30    浏览:3253次

http://www.nanomt.com.cn  2015年12月30日18:40 来源:新材料在线整理


    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10左右,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现场发现一博士后实验人员死亡。

    清华大学官方微博23日夜间发布消息称,20日下午,海淀公安分局向化学系实验室事故的身故者家属通报了事故现场勘察结果及初步结论: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其实验所用氢气瓶意外爆炸、起火,导致腿伤身亡。更进一步的调查,公安部门正在进行中。



    根据公安部门初步调查结果,全校已停用与该事故同类、同厂家生产的氢气瓶;并已组织专家全面梳理校园安全隐患和实验室安全薄弱环节,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的通知》精神,正在对学校重点要害以及危化品存放实验室等进行彻查。

    因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灾难屡见不鲜,如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化肥厂爆炸,法国的图卢兹化肥厂爆炸等,无一不触目惊心!有些可能不是因为被炸伤,而是被飞溅的玻璃渣扎伤,或者失去性命。逝者已矣,清华的爆炸事件对从事化学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对一些常见的,或者自己将要用到的化学有害物品有充分的了解之后再使用,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下面就让厦门纳诺泰克带您看看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物质,在运输、装卸和存储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依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

    2.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一类:爆炸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有毒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腐蚀品;

    第九类:杂类;

    依据《危险或物品列表》(GB12268-90)



2.危险化学品的简介及其注意事项:

    爆炸品

    简介:

    本类化学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爆炸品分为如下几类:

    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起爆药、爆破雷管、黑火药、导弹等。

    2.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无引信炮弹、照明弹、枪弹、火箭发动机等。

    3.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两者之一,或者两者兼有但无同时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导火索、燃烧弹药、烟幕弹药、C型烟火等。

    4.无重大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演习手榴弹、安全导火索、礼花弹、烟火、爆竹、手操信号装置等。

    5.具有整体爆炸危险但极不敏感的物质或物品,如E型或B型引爆器、铵油、铵沥蜡炸药等。

    6.不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的物质或物品。

    不同物质的爆炸极限是不一样的。对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来说,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的危险性也越大。相对说来,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是爆炸下限低的危险性更大,因为它们往往容易进入爆炸范围,即使有少量泄漏,就有爆炸的危险。因此,对爆炸下限低的物质,要特别注意防止"跑、冒、滴、漏"。而爆炸上限高的物质,由于泄漏而达到爆炸极限的可能较少,但是,如有空气进入具有这些气体的容器,则也会很容易进入爆炸范围。所以对爆炸上限高的物质,要注意密闭,保持正压,严防空气乘虚而入。

    部分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爆炸极限见下表:

    爆炸品的危险特性:

    爆炸性——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炸药受热、撞击、摩擦、遇明火或酸碱等因素的影响都易发生爆炸。

    燃烧性——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急剧燃烧产生的热或可燃物受热膨胀,其中产生的热没得到及时散发引爆炸,而且爆炸后的可燃物仍在继续燃烧。

    破坏性——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殉爆性——当炸药爆炸时,能引起位于一定距离之外的炸药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殉爆的发生是冲击波的传播作用,距离越近冲击波强度越大。

    毒害性——爆炸时释放的有毒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毒害。

    注意事项:

    ◈实验前尽可能弄清楚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混合物的成分、纯度,设备的材料结构,实验的温度、压力等等条件;远离其它发热体和明火、火花等。

    ◈在做涉及爆炸性物质的实验中,应使用具有预防爆炸或减少其危害后果的仪器和设备。

    ◈将气体充装入预先加热的仪器内时,应先用氮或二氧化碳排除原来的气体,以防意外。

    ◈当在由几个部份组成的仪器中有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则应在连接处加装保险器,或用液封的方法将几个器皿组成的系统分隔为各个部份。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危险物质都必须取用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必要精确性或可靠性的最小用量进行实验,禁止用明火直接加热。

    ◈实验中要记住并创造条件去克服光、压力、器皿材料、表面活性等因素的影响。

    ◈在有爆炸性物质的实验中,不要用带磨口塞的磨口仪器。干燥爆炸性物质时,禁止关闭烘箱门。加热干燥时应特别注意加热的均匀性和消除局部自燃的可能性。

    ◈严格分类保管好爆炸性物质,实验剩余的残渣余物要及时妥善销毁。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简介: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如打火机、液化石油气、液氧、液氮等。

    常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以下三类:

    易燃气体: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一氧化碳。

    不燃气体:此类气体本身不燃烧,无毒,如氧气等。

    有毒气体:此类气体有毒气,而且部分气体易燃,如氯气、液氨等。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险特性:

    易燃易爆性——所有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到明火、高温都能燃烧或爆炸。乙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低分子量的压缩气体是最危险的可燃气体。

    流动扩散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非常容易扩散。

    受热膨胀、气压升高——过度受热将导致气压大幅攀升,一旦气压超过了容器的耐压强度时,就会引起容器破裂发生物理性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等事故。

    易产生或聚集静电——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

    腐蚀毒害性——除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大都具有一定毒害性和腐蚀性。

    窒息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除外),例如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一旦发生泄漏,若不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能使人窒息死亡。

    氧化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氧化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助燃气体,如氧气等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能发生燃烧或爆炸;二是有毒气体本身不燃,但氧化性很强,与可燃气体混合后能发生燃烧或爆炸,氯气与乙炔混合即可爆炸,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可爆炸,氟气遇氢气即爆炸。

    注意事项:

    ◈存储环境:温度低、通风好、防止受热、避免日晒、不得靠近火源。

    ◈存储气瓶标志清晰,瓶身完好,禁止尖锐物品切刮或摩擦气瓶。

    ◈放置气瓶时,可反应气体严禁同放,与爆炸品、氧化剂、易燃品、腐蚀品隔离放置。

    ◈装卸时周围严禁明火,避免拖动或滚动气瓶。;

    ◈勿将油类放置于氧气瓶的控制阀附近。

    ◈定期检查设备管道,确保无腐蚀、无泄漏。


4.易燃液体    

    简介:

    易燃液体:凡在常温下以液体状态存在,遇火容易引起燃烧。在《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中,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易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

    按照闪点大小可分为三类:

    低闪点液体:闭杯试验闪点<-18℃的液体

    中闪点液体:-18℃≤闭杯试验闪点<23℃的液体

    高闪点液体:23℃≤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

    易燃性——由于易燃液体的沸点都很低,易燃液体很轻易挥发出易燃蒸气,具有高度的易燃性。

    蒸气的爆炸性——由于易燃液体具有挥发性,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存在着爆炸的危险性。

    热膨胀性——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加,若超过容器的压力限度,就会造成容器膨胀,以致爆破。

    活动性——易燃液体的粘度一般都很小,即使容器只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不断挥发,使空气中的易燃液体蒸气浓度增高,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静电性——多数易燃液体都是电介质,在灌注、输送、活动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放电,引起着火或爆炸。

    毒害性——易燃液体大多本身(或蒸气)具有毒害性。不饱合、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易蒸发的石油产品比饱和的碳氢化合物、不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的毒性大。

    注意事项:

    ◈存储环境:阴凉、通风、隔绝热源和火源。

    ◈装卸运输时,轻拿轻放,禁止使用铁制工具。

    ◈对于管道容器要严防漏、滴、冒、跑,充装时留有不少于5%的容器空间,安装降温设备。

    ◈严禁烟火,采用防爆装置,不得置于电冰箱内。

    ◈运输、泵送、灌装时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若遇泄漏,应迅速使用缠裹、堵塞、关阀等方法进行堵漏,设法控制液体到处流散,回收液体,同时切断电源,用泡沫或沙土对液体进行覆盖,较少挥发。

    ◈若起火,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器等进行灭火,但要注意比水轻的液体不能用火扑救,比水重的液体可以用水进行扑救。


5.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简介: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如红磷、三硫化四磷、五硫化二磷、二硝基苯等。其危险特性为:易燃性、爆炸性、毒害性。

    自燃物品是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或生物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其危险特性为:氧化自燃性(黄磷)、分解自燃性(硝化纤维及其制品)和遇水燃烧爆炸性(锌、锑、硼、铝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要明火即能燃烧和爆炸。如金属钠、金属钾、电石等。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注意事项:

    ◈存储:置于用难燃材料建成的仓库内,保持阴凉、通风干燥,防止日晒,远离火源。

    ◈装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好。

    ◈禁止与其他化学品混放,特别是酸类及氧化剂。

    ◈多数着火时可用或扑救;镁、铝等金属粉末、萘燃烧时,只能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覆盖;红磷冒烟时,应用黄沙、干粉扑灭。

    ◈遇湿易燃物品注意事项:

    ◈存储:严格防火防潮,严禁火种,用充分干燥的容器包装,严防渗漏;金属钠等应浸在装有煤油的容器中。

    ◈不得与其他类化学危险品混储混运。

    ◈若遇起火,一般用干砂、滑石粉、小苏打或干粉灭火;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器扑救,活泼金属禁止用二氧化碳灭火。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简介:

    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

    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健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

    分解温度低,遇热易分解,引起燃烧爆炸;

    有些经摩擦、撞击、震动等作用引起爆炸;

    有些遇有机物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性危险。

    注意事项:

    ◈存储:阴凉、通风、干燥、防酸雾侵入,远离火源。

    ◈装卸时轻拿轻放,严禁撞击。

    ◈严禁与酸、有机物、还原剂、危险化学品混储混运。

    ◈若遇起火,用砂土或雾状水扑灭,不能用酸碱泡沫灭火。

6.有毒品

    简介:

    本类物品是指进入肌体后,积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这类物品包括铅、汞、锰、镍等金属、氰化钠、氰化钾、砷酸盐、酚类、氯化钡、硫酸二甲醋以及列入危险货物品名的农药等。

    注意事项:

    ◈作业场所保持空气新鲜。

    ◈改革工艺或实验路线,消除或改造毒源。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选用合适的防护用品,可以减轻受毒物影响的程度。

    ◈吸入有毒物质时应及时脱离产生源或搬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若进入眼睛,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若有毒品与皮肤接触,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立即缓和地抹去和擦去残余物质。

    放射性物品

    简介:

    放射性物品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和比活度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豁免值的物品,按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国家有专门的条例对其进行管理。

    放射性物品的危险特性:

    放射性——危害主要表现在对造血系统的破坏。

    毒害性——容易通过核反冲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和空气,甚至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滞留于骨、肺、肾和肝中,其辐射效应会引起肿瘤。

    不可抑制性——既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也不能用物理或其它方法使其不放出射线,只有通过放射性核索的自身衰变才能使放射性衰减到一定的水平。

    注意事项:

    ◈用密封容器对放射性物品进行封存,操作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等。

    ◈将存放放射性污染物的容器尽量放到远离人群活动处,并注意安全保管。

    ◈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经检测其放射性核素的成份和浓度后,由政府相关部门最终妥善处置。

    ◈接触或怀疑接触过污染物的人员应接受体表放射性水平监测。

    腐蚀品

    简介: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按照化学性质分为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和其他腐蚀品(如甲醛)

    注意事项:

    ◈灭火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

    ◈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

    ◈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

    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

    ◈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

    ◈腐蚀品着火,一般可用雾状水或干砂、泡沫、干粉等扑救,不宜用高压水,以防酸液四溅,伤害扑救人员;

    ◈硫酸、卤化物、强碱等遇水发热、分解或遇水产生酸性烟雾的物品泄漏或着火时,不能用水施救,可用干砂、泡沫、干粉扑救或矿砂吸附。

    ◈灭火人员应注意防腐蚀、防毒气,应戴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毒面具,穿橡胶雨衣和长筒胶鞋,戴防腐蚀手套等。

    ◈装卸作业前,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品,卸车前先通风。货物堆码必须平稳牢固,严禁肩扛、背负、撞击、拖拉、翻滚。

除了掌握危化品的相关知识外,人们也更应该重视因为爆炸,玻璃飞溅伤人的严重问题,不是吗。比如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爆炸地点附近多处建筑物受到冲击波致门窗等掉落,另外由于天降玻璃渣,已至少致数百人受伤。此时,是不是应该考虑采用厦门纳诺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纳米阳光节能膜,不仅隔热,保温,还能防止玻璃飞溅,及时是爆炸,也不会因为玻璃渣伤害到人的身体。为了节能环保,人身健康,我们一直在努力。


上一篇:[玻璃贴膜]为什么居家/办公/休闲场所都需要玻璃贴膜
下一篇:南京科睿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首期绿色节能改造工程顺利竣工

NMT网站  |  新浪微博  |  阿里巴巴

Copyright@2015-2024 厦门纳诺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7828号

电话:+86 188 5032 3299

邮箱:mingfang.lan@krb-electric.com

地址:厦门市同安区集贤路1678-11号南楼第二层201厂房

Room 201, 2nd Floor, South Building, No.1678-11, Jixian Road, Tong'an District Xiamen, Fujian, PR China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78号


分享:0

新加坡纳米材料科技公司

NanoMaterias Technology Pet Ltd.
厦门纳诺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Xiamen NMT Technology Co., Ltd.

Cell (手机):+86 188 5032 3299

Mail:mingfang.lan@krb-electric.com

Add地址厦门市同安区集贤路1678-11号南楼第二层201厂房

Room 201, 2nd Floor, South Building, No.1678-11, Jixian Road, Tongan District Xiamen, Fujian, PR China